對于建筑業,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在建筑市場極其慘淡、眾多企業經營出現困難,不平凡在資質換證政策調整、營改增推遲出臺讓部分企業驚險地度過了2015年。2015年建筑業的市場、政策,不僅影響著2015年的建筑業,同時也必將影響到2016年的建筑業,回顧2015對于行業、企業2016年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2015年浙江度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建筑管理”和“建筑業管理與信息化”兩個微信公眾號合計16952837+3377623=20330460次建筑業各類人士的閱讀數為依托,度川網絡(微信公眾號:建筑管理)與您一起盤點2015年建筑業的那點事!
2015關鍵詞一:資質換證
繼2014年11月6日《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頒布之后,2015年建筑業企業資質相關政策文件陸續頒布,包括:《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2號)、《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關于換發新版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的通知》(建辦市函[2015]385號)、《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建市[2015]154號)、《關于換發新版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的通知》(建辦市函[2015]870號)、《關于調整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凈資產指標考核有關問題的通知》(建市[2015]177號)、《關于取消建筑智能化等4個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有關事項的通知》(建市[2015]102號)等。
2015關鍵詞二:破產倒閉
人員成本居高不下、老項目款要不到、新項目又簽不下來,2015年建筑企業真的很難,部分企業在破產倒閉之路上已經先行一步了,昔日風光無限像溫州中城建設、寧波華豐建設這樣百億級的特級資質企業走到了破產地步,中小企業則更嚴重——北京市住建委2015年底一次性注銷了161家二級、三級建筑業企業相關資質!
2015關鍵詞三:判刑入獄
2015年12月21日,造成10名工人死亡、4人受傷“12·29北京清華附中工地倒塌案”一審宣判,項目實際負責人楊澤中、項目部執行經理王京立、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曹曉凱、項目部生產經理王英雄、鋼筋工工長田勇、施工員荊鑫等15人因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被法院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分別判處15人3年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
2015關鍵詞四:四庫一平臺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2014年7月制定的《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庫數據標準(試行)》和《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庫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各省市自治區的工程建設企業、注冊人員、工程項目、誠信信息等基礎數據庫建設,建立建筑市場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一體化工作平臺(簡稱“四庫一平臺”),動態記錄工程項目各方主體市場和現場行為,有效實現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監管的聯動,全面實現全國建筑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監管目標。
2015關鍵詞五:營改增
按“十二五規劃”的內容,2015年將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目標。而規劃沒有變化快,“營改增”在財政部有關領導講話中從“完成”到“力爭完成”再到“適時納入”再再到“抓緊推進”。終于從“十二五”進入了“十三五”,2015年12月28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提出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
2015關鍵詞六:招投標改革
2015年7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扎實開展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法規[2015]1544號)。
試點類型和期限:在總結深圳市、昆明市先行先試經驗基礎上,將試點范圍擴大到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甘肅省、廣州市、宜賓市,各部門和各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推薦和申報。交易平臺試點由各地方、有關行業協會根據《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技術規范推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實施,確保公開透明規范。本批電子招標投標試點的期限為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0日。
試點主要任務:政府綜合試點側重探索建立電子招標投標信息公開共享服務體系和創新招標投標監管體制機制,為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市場化競爭、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公開共享、規范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環境。試點的重點任務:一是構建規范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二是創新招標投標監管方式。三是營造良好制度環境。
2015關鍵詞七:建筑市場全國統一
(本圖作者:胥曉璇 新華社記者)
一石激起千層浪!9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在聽取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鳳朝關于為了在各地區投標而注冊了200多個“空殼”子公司后,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建筑市場應該是統一的市場,不能搞地方分割!”
9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通知,對打破地方保護、建立全國統一建筑市場做了相應規定。《規定》明確要求:地方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建筑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監督管理工作中,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直接或變相實行以下行為:
(一)擅自設置任何審批、備案事項,或者告知條件;
(二)收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任何費用或保證金等;
(三)要求外地企業在本地區注冊設立獨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四)強制扣押外地企業和人員的相關證照資料;
(五)要求外地企業注冊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相關證明;
(六)將資質資格等級作為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承攬業務的條件;
(七)以本地區承攬工程業績、本地區獲獎情況作為企業進入本地市場條件;
(八)要求企業法定代表人到場辦理入省(市)手續;
(九)其他妨礙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的行為。
《規定》強調依法查處建筑企業轉包、掛靠、違法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提出: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在本地區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中,統一公布中標企業(包括通過直接發包方式確定的承包企業)項目班子人員信息,并將中標信息和現場執法檢查相結合。在建筑市場監督檢查時,重點核查項目班子人員與中標信息不一致、項目負責人不履職、建筑企業在多個項目更換項目負責人等行為,依法查處建筑企業轉包、掛靠、違法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
2015關鍵詞八:PPP
2014年12月4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同日發布3份PPP文件: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30個PPP示范項目清單即《關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國家發改委《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為2015年PPP項目落地打響了發令槍。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于2015年6月1日起實施。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5月19日轉發了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已PPP已上升為國家意志。時值2015年未,又引來了財政部的重磅文件:《PPP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下稱《指引》)于近期印發。這個政策為PPP模式的定價設定了國家標準,對各地PPP實踐有著重要意義。
2015關鍵詞九:建筑工業化
2015年3月,美國博客網站Sploid的編輯收到了一名中國讀者發來的視頻,視頻用延時攝影的方式記錄了57層的“小天城”在19天內拔地而起的全過程。這個視頻很快紅遍網絡,3天一層的“中國速度”震驚了讀者,也讓沉寂了一年多的遠大可建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這樣的神速源自工廠化的建筑方式,工廠化建筑又稱工業化建筑,是把蓋房子需要的模塊,如樓板、墻板、配件等在工廠做好,再運到現場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起來,視頻中可以看到8臺吊機如同一只八爪魚一樣吊運、安裝著各個模塊。
在2015年11月14日召開的2015中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發展大會上,住建部新型建筑工業化集成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發展綱要》)目前已經完成征求意見,有望于近期發布;《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5年12月24日,加快鋼結構建筑工業化發展,住建部向27家鋼結構企業頒發建筑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證書。
2015關鍵詞十: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戰略是目前中國最高的國家級頂層戰略。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2015關鍵詞十一:綜合管廊建設
政策持續加碼,地下管廊建設信號明確。繼14年6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2015年4月包頭、沈陽、哈爾濱、蘇州、廈門等十個城市名單確定,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8月10日正式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加強市政地下管廊建設,政策持續加碼。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鼓勵由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鼓勵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參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
2015關鍵詞十二:住建部領導大調整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五位正副職部長全面大調整,繼陳政高部長、王寧副部長到任后,2015年連續任命了易軍、陸克華和倪虹三位副部長,其中易軍為第一副部長。